第六批学习书目内容简介
日期:2012-05-25 10:46:32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529
发表时间:2012年05月25日 10:46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字体:  

学以立德 学以增智 学以长才

  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六批学习书目,包括《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主题案例》、《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雷锋》、《幸福就这么简单》5种图书。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书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引

  ——读《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文化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文化建设新辉煌的责任担当,也饱含着中华民族亿万民众的期盼与渴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应时而出,为投身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食粮。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实践创造、善于理论思考的党。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中,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国内外文化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形成了丰富的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方面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中发挥了强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文化强国应当高度珍视的思想财富和理论指引。《摘编》精心选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有关重要论述,从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等8个方面,精要而又系统地呈现了这一理论成果的整体状貌和丰富内涵,为我们准确理解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经典性的学习读本,是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向大众、发挥理论先导作用的权威读物。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文化是恒久的事业,尤其需要精细的耕作、耐心的呵护、坚定不移地持守、矢志不渝地奋斗。《摘编》所选论述条目,时间跨度基本覆盖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进程,于细品中我们足可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党对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确立于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深远意义的理性把握。无论是毛泽东关于“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邓小平关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等深刻论述,还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关于“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等重要论断,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力量与意义的深察。《摘编》以专门的篇章、大量的论述,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人的发展、文化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文化的力量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等不同角度,揭示其间深层关联,展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蕴含,也展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认真研读《摘编》,于历史进程中领会我们党对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于新的时代境遇中深刻把握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现实要求,文化强国的建设当会获得更多的激情和更加持久的动力。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高度的自信自觉。文化建设的自信自觉来自于对文化建设意义的理性把握,也来自于对文化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的科学解答。《摘编》不仅系统展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史,而且也清晰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方向和发展道路。《摘编》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摘编》还以丰富的论述,阐明了文化发展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等关系的问题。这些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也于字里行间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此而言,《摘编》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教材。当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普遍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情怀的时候,我们便又向着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套直接服务科学发展的好教材

  —— 读《科学发展主题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10本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党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撰写序言。教材编写历时两年多,由中央组织部组织协调,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分别牵头,中央纪委、中央党校、教育部等26家单位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参与编写,主要读者对象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与前两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相比,这批教材第一次围绕时代主题编写,第一次以案例形式编撰。整套教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得到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受到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这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干部群众最关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等10个专题。通过对具体案例发生、发展和处理结果的回放,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展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实践新经验。二是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总论概述的写作,还是案例的选取和分析,这套教材都注意针对领导干部面对的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着眼于领导干部的工作领域、知识能力现状以及工作需求来编写,力求使领导干部学得懂、用得上,启迪思路,增强能力。三是采取案例形式写作。这套教材从上千个案例中精选300多个,主要是近年来真实发生并引起社

核发:0 点击数:529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