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
红网长沙12月7日讯(记者 刘怡斌)今天上午,全国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女子学院召开。会议旨在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广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女性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20来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社会性别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到中国以来,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就引起了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5年世妇会召开之后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确定下来,刚闭幕的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进报告,同时,妇女、性别研究也开始进入高等学府的课堂并蓬勃发展起来,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它不仅是妇女运动在学术界的渗透和延续,也是学术界对女性主义的吸纳、继承和发展。
女性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在高等教育中有计划地进行批量的有关妇女与性别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通过知识的批判与重建的研究、教学与实践活动,担负起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使命。1998年,在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全国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将女性学作为三级学科纳入国家研究生专业目录。随之北京大学就招收了第一批女性学的研究生,从此,女性学在国家设立的学科中开始有了合法席位。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正式列入本科专业,2011年湖南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获批,今年招收首届本科学生。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动女性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如何推动社会性别研究的深入,推动社会性别意识进入高校、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学术探讨和交流。
湖南女子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婷从女性学学科建设和社会性别研究回顾与发展,湖南女子学院在女性学学科建设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努力与探索,以及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建设和社会性别研究的展望三个方面做了总结性发言。
她指出,女性学学科建设以及社会性别研究与意识的推广首先要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主线,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形成合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女性学学科建设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对中国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这样才能使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女性学学科、女性学专业进入更多高校与研究机构,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理解到妇女、社会性别学。最后,女性学学科建设和社会性别研究要实行跨校、跨界合作,共同探讨,加强合作与交流,同时要促进学术队伍和研究对象的性别多元化,增加社会性别研究中男性研究人员比例,要及时跟进、吸收全球女性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及时分享与交流。
会议期间,全体会议代表还参观了湖南女子学院校史馆以及湖南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发展史馆。
新闻链接:http://hn.rednet.cn/c/2012/12/07/2839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