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女大
日期:2011-10-10 18:18:58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369
发表时间:2011年10月10日 18:18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字体:  
文件内容

熊   莉  欧阳凤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指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为此,湖南女子大学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办学思想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指南针,其出发点是为了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条件,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湖南女子大学在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立足于女性教育的特色并且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具体而言,湖南女子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完整提出,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它是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把学生是否满意、社会是否满意、党和国家是否满意视为学校工作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湖南女大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一班人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党风和工作作风,引领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形成强势合力。而且学校领导班子注重解放思想,从以下几点做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湖南女子大学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牢抓住育人这一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这里,学校不断强调师德的锻造,也要求各行政部门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为女大学生健康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较早实施了“一书多证”制,着力培养既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又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级女性人才,形成了适应女性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以女性教育研究为龙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品牌,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女性性别特征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学校还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特别要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下功夫,狠抓政策落实,在2008年大学生就业的非常时期,我校千方百计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就业。 
    其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构筑和谐的办学氛围,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鼓励学术创新,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搞好人力资源开发,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业务精湛、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同时要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接收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教师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而且,湖南女子大学树立竞争的观念。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创设必要的工作条件,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职业。在女大内部,牢固树立人才竞争的观念,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
    二、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首先是办学的定位上,湖南女子大学坚定不移地走“教学型”、“应用型”大学之路,以大专教育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已经通过了湖南省高校设置委员会的升本评估,正在努力升格为本科院校。湖南女子大学办学历史相对不长,较为年轻,目前要走教学型大学的道路。与其他部分大学相比,我们的办学历史较短,教学资源和办学实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不断增强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进一步强化“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认识。女大的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抓教学质量,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了教学、科研工作年度审核、量化管理,专任教师实行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借以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并最终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和图书信息资料的投入。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学生学习的两个不同发展方向,我校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一是对部分自考或考研的学生以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为培养目标导向,二是对大部分学生的培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培养目标导向。
    其次是科学合理制定师资队伍。我们大力提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有针对性地发展学术型的教师队伍和技术型的教师队伍。这样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湖南女大在制定相关的师资需求计划时首先立足市场,根据地方人才市场需求预测、科学制定好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这几年来,学校领导不断地根据形势研究各个专业的发展和需求情况,再适当地对相关专业进行规模上的扩大或缩小,对于跟女大发展相契合的、能突出女性教育特色的专业重点扶持;然后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好不同时期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从数量上、专业方向上、层次上、岗位上、职责范围上做出明确规定。按照各类师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进



核发:0 点击数:369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